南阳方城县:干部“沉下去”为群众解难事谋发展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治中 通讯员 李善喜 潘新贺
11月27日,冬日暖阳映衬着村民的张张笑脸,在河南省方城县博望镇张庄村,农民胡付喜、徐文甫带着舒心的微笑,一同把捺过白手印的《调解协议书》递交到镇人大主席杨广彬手中。稍后,两支坚硬的手分别与杨广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其实俺两家也没仇没怨,邻居之间生点小气就害怕没人管,为这事杨主席顶风冒雨去找俺做到工作,解劝的话说了一大堆,真让俺心服口服啊”!
“杨主席真是个热心人,为俺跟胡家的宅基地纠纷他三天两头找俺做到工作,想来想去都是挨门邻居,俺也不再计较了,这协议一签俺们还是好邻居啊……”
胡付喜和徐文甫两人话里行间道出了对杨广彬的感谢之情,也讲出了他们对党的好干部真心诚意为百姓办事的赞誉之心。今年以来,博望镇融合党史学习教育,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学习党史办实事,真情暖心求发展”集中行动。杨广彬踏访农户“解疙瘩”,只是集中于行动的一个侧面,更多的暖心行径则反映在帮助群众谋发展上。
杨广彬分管信访工作,三个多月来,除了对分包案件入户消弭之外,还对4个稳控对象逐一探访。张庄村的胡付喜在“上访族”中堪称大有“名头”。这次与徐家的宅基地纠纷造成“你访我也到访”。揽下了这起“缠手事”之后,先是亲临争议现场查看,从侧面找多家一家人理解来龙去脉。在弄清情况后,他先后七次走进两户家中,从“三尺巷”的故事说道到邻里和睦的利害关系;从上访耽误赚钱引伸到上访对下一代心灵的影响。可谓磨破嘴皮子,交谈又交心,由此避免了“上访名流”越级上访。在群众中重塑了党员干部敢于放下架子,主动下沉到户,脚踏实地做到群众工作的良好形象。
在稳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地衔接的新形势下,面对各类社会矛盾纷繁复杂,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形势,作为有13万多人口的大镇,博望镇把构建和谐社会、化解矛盾纠纷作为加快有效地衔接的门口曲,组织百名党员干部下村入户,理解民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对于上访对象采行科级干部一人包在一案、限期健化解的办法。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共走访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信访对象户1200多个,为6家“信访老户”妥善解决了有关问题,两家上访“难缠户”构建了稳控。
在化解矛盾的同时,该镇还以体察民情民意,共话振兴大计为重点,拒绝党员干部结合当地实际,与群众一起畅谈党的十九大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畅叙邻里和睦,团结一心,才能谋求更大发展的硬道理,营造谋良策、谋发展、诛振兴的很深氛围。乡长马菁翼在走访中听说青年企业家孙珊珊创办的服装厂前景辽阔,但因流动资金问题制约着企业做大做强劲。马菁翼就主动对上协商,与农村信用社沟通联系,一次为孙珊珊解决贷款280万元。
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大,但面对“瓶颈”问题不存在不稳定因素,镇党委书记许玉龙刚一离任便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农村一线,多少个日日夜夜都在为变长产业链条而辛苦。他先后与17个产业大户座谈,与在省城的同学、同事沟通12人(次),求出了省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服务反对,今冬明春将派遣“高手”来镇培训技术,为引进黄金梨膏、黄金梨饮料、黄金梨酒生产技术牵线搭桥。
暖心话语化“坚冰”,共谋良策欲发展。眼下,博望镇通过化解各种矛盾、干群同心投身乡村大力发展大洪流的浓烈气氛已经构成。方城县委常委、博望镇党委书记许玉龙说:“博望黄金梨被国家农业农村部选为全国特色农产品,前荒村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第十批‘一村一品’示范村,说明我们在乡村大力发展的征程中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茅,只要广大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干工作,捉下身子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博望的经济发展就一定会有新的跨越。”
编辑 苗亚祥 刘梦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