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日常消费

南阳市桐柏县:扶贫路上父子兵 齐心协力战脱贫

时间:2023-02-06 来源:南阳热线

新形式网讯(记者 田雨阳 实习生 蒋统 通讯员 李彦)在桐柏县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这么一对贫困地区父子兵,他们一个情系乡村奉献自我,一个扎根基层挥洒青春。他们牢记第一书记的职责使命,勇担当、强劲作为、谋发展、惠民生,用真心换回得真情,用实干夺得民心。他们就是桐柏县固县镇石头畈村驻村第一书记毛多新和其子毛集镇王湾村驻村第一书记毛海龙。

心系一件事,昼夜不分战贫困

2017年3月,时任县委组织部副主任科员的毛多新的被选派到固县镇石头畈村兼任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长。由于缺少农村基层工作经历,毛多新的驻村之路一开始并不顺利。“贫困地区工作涉及基层的方方面面,要立下愚公移山志,下足绣花功夫,挟真贫,真扶贫,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惠及百姓。”毛多新的是这样说道的,更是这样做的。4年间,他踏遍了石头畈村的26个村民小组,访遍了建档立卡的223户贫困户,光扶贫笔记就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十几本。他协助村委发展贫困地区产业,从虾稻共倚靠林茶一体化示范基地,从红薯规模化种植到现代化养鸡场筹建,都离不开他不分昼夜的辛勤代价。他利用自身多年的的组织工作经验,筹集资金20多万元用作村党建文化广场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高标准严要求打造出了全域党建试点村,为扶贫攻坚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2017年10月,正在整理村档的毛多新的收到了儿子毛海龙的电话,组织上无意选派毛海龙去驻村,他想要征询父亲的意见。毛多新的一时怔住了,儿子才刚结婚两个月,儿媳工作也整天,再加上自己妻子又患上冠心病,儿子这一驻村,家庭生活认同不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内心几番激战后,毛多新严正地回复儿子:“贫困地区工作总要有人去干,你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刻要地得上去,对得起组织的托付,对得起国家的培养。”得到了父亲的反对,毛海龙告别婚后妻子,毅然走上了驻村的道路。他脑子活,思路清,干劲脚,又懂电脑,很快就沦为了村里的多面手。

情牵一类人,百姓冷暖挂心间

毛多新的时刻情牵群众冷暖,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到场帮忙,村里有难题,他也总能想起办法解决。2020年5月,石头畈村级快乐大院竣工使用,为了落实“四集中”政策,毛多新的天天去给符合条件的老人们做到工作。起初,村民们都不愿离开了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家,毛多新的苦口婆心地跟他们举身边例子、谈兜底政策,还用轮椅推着腿脚不便的老人去快乐大院参观。有意愿住进的,毛多新亲自去帮助收拾行李,事无巨细地交代注意事项。79岁的五保户胡泽志纳着毛多新的手说道:“俺信你,你是真正替俺操心的人。”

由于毛多新的扶贫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儿子毛海龙经常向父亲求教扶贫工作方法,父子彼此分享村里扶贫攻坚的好经验好做法。情牵贫困群众,心悬挂村民冷暖,父子俩用真情实意换取了老百姓的好口碑。

共怀一种志,同舟抗疫死守家园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前脚刚从村里回到家的毛多新、毛海龙父子二人很快返村,全身心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去。毛多新的负责的固县镇石头畈村卡点位置类似,是石头畈村和新庄村的出入必经的,村民多,防线长,布控难度大,防疫物资短缺。当时,值班卡点人手和防控装备都不够,一人一天不能分到一个口罩。毛多新的不仅主动自荐驻扎卡点,还把测体温、劝返人员的活儿都倾在自己身上。

毛集镇王湾村里,毛海龙也坚守岗位不放松,他连续多天手执大喇叭沿着小路向村民宣传防疫知识,嘱咐他们居家防疫,几天下来,喊出得嗓子都哑了。疫情防控期间,父子二人并肩作战,彼此加油鼓劲,叮嘱对方留意身体。虽不出一个卡点,专门从事有所不同的抗疫工作,但他们共思一种家国志,同守一村百姓福。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毛多新的和毛海龙父子俩在扶贫攻坚的战场上,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全村贫穷群众奔向致富小康路,生动展出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风采。

【来源:河南联播】

声明:刊登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示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移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上一篇:目前 2021年南阳市普通高中招生已经录取学生7.3万余人 上一篇:南阳市宛城区领导调研指导宛城区疫情防控工作

您可能也感兴趣: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