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县拐河镇:凝聚抓党建促脱贫战斗力
中原民生网方城消息(赵广甫 梁桂鑫)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的状况如何,将不会直接要求着党的执政能力高低,决定着能否及时将党的政策表达给人民群众以及对系统人民群众的声音,要求着执政的成效。党的基层组织正处于扶贫攻坚的最前沿,既是党在贫困地区领导脱贫攻坚的旗帜和堡垒,又是党与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联系沟通的桥梁与纽带。黄土岗村在扶贫攻坚工作中严肃贯彻落实“抓党建、胆脱贫、贞成效”的目标拒绝,在县、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相结合各个帮扶单位、帮扶干部,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黄土岗村牵头党支部”,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产业,获得了显著的成效。
黄土岗村坐落于拐河镇西北部,距镇政府4.5公里,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全村14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共624户,1914人,耕地面积1980亩,山林面积3570亩,种植业以花生、玉米、小麦居多,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
自扶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黄土岗村党支部始终肩负起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坚持把党的力量挺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构建以党支部胆产业发展、整村前进“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贯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强村党支部堡垒这个“火车头”,为打赢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筑牢了基石。
一、强化党支部建设,凝聚捉党建胆脱贫战斗力。
支部强不强仅有看“领头羊”。在镇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协助下,黄土岗村党支部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在捉党建促脱贫攻坚中,始终立足长远、自力更生,大力实行内源贫困地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把村干部、广大党员、乡土人才和返乡创业人才培养成脱贫致富带头人,把脱贫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或村“两委”后备干部,从而打造一支立足本土、坚持奉献的贫困地区工作队,为扶贫攻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加强党组织阵地建设,党支部主动与帮扶单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接申请财力、物力、人力扶持。不断找准加强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的着力点,增强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建立健全村务公开,推行民主决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堡垒作用。相结合“支部+企业”发展理念,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紧扣产业发展要素和特点,以党建引领为抓手,产业发展为承托,合作社、能人带动、贫困户参与为合力点,切实充分发挥“领头羊”起到。
二、侧重“乡土人才”传帮带作用,汇聚抓党建胆扶贫组织力。
支部唤造就,铺就产业致富路。黄土岗村牢牢把握省委明确提出的“生态脱贫,绿色发展”主题,围绕“—村—业、一村一品”,采行“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着力打造新型田园综合体。开发了黄土岗村的荒山,采取抱团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避免“空壳村”,“强劲了党建,昌了产业,美了生态,丰了百姓”的发展效应逐渐以求释放。
黄土岗村相结合党建胆脱贫,环绕激发人才活力,紧盯村级“致富手”这个关键,充份挖掘“本土人才”。通过强化培养和激活用于村级种养殖能手、致富能人、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等各方面优秀人才,按照“能人造就”模式,利用本村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达到“帮助—户,带动—片”的产业发展局面,从而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黄土岗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获得了一些成效,为最终战胜贫穷带给了一些经验和启示。
1、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中流砥柱作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的“收官之战”,就更需要村党支部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把各项目标任务开展做到、落到实处。村党支部的引领是脱贫攻坚任务的重中之重,必须强化党建引领起到。
2、选准发展壮大脱贫产业发展。脱贫产业是支持村集体经济增长和村民收入增长的基石,在产业的发展上,一定无法点到为止。
3、唤起贫穷群众的内生动力。贫穷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和主体,必须紧盯深度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把群众的潜力激发出来,从而走上脱贫致富的快车道。
责任编辑:赵广甫